OUTDOOR INFO
深度解读NIKE百年品牌成功背后的生意密码
商品管理研究院
2024-12-11

文章来源于:商品管理研究院,作者:商品管理研究院,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如果你想打造50亿的服装企业,至少要探寻500亿的服装巨头是如何崛起的。谁是全球顶尖的运动服装零售企业?毋庸置疑,是美国的NIKE(耐克)。


在2023/24财年,耐克实现营收512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约合3600亿人民币),在全球知名商业榜单中名列前茅。同期,知名运动服饰零售商迪卡侬营收约120亿欧元,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运动服饰企业安踏营收为296.45亿人民币。耐克的营收约为迪卡侬的3倍有余,是安踏的15倍。那么,耐克为何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传统产业中称霸全球,屹立于行业巅峰?


破解耐克全球领先背后的战略密码耐克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运动服饰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翘楚,主要可归结为一个核心战略与四大战略壁垒。


一个核心:全体育生态布局四大壁垒:

(一)差异化的品牌与产品矩阵

(二)全产业链协同增效

(三)文化、管理与创新驱动

(四)资本助力下的战略扩张


耐克的核心战略,是自1964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在体育宇宙中构建超级生态”的理念。耐克最初切入并聚焦于专业运动鞋履赛道,旨在为专业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提供高性能的运动鞋款。


在巩固了运动鞋领域的优势后,耐克逐步将触角延伸至运动服饰、运动配件等相关领域,实现了从单一鞋类产品供应商向综合性运动品牌的转型。进入21世纪,耐克全方位进军体育产业的各个环节,它深度参与体育赛事赞助、运动明星经纪、运动培训与康复服务等领域,其品牌与体育产业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从最初专注于为运动员打造专业跑鞋,到如今成为连接全球体育爱好者与体育产业各个层面的核心纽带,耐克的战略视野与宏大抱负始终如一。


壁垒一:差异化的品牌与产品矩阵

耐克的品牌与产品战略,可用一句话概括:依托强大品牌影响力,打造多元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与运动场景需求。其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流运动项目所需的装备与服饰,包括跑步、篮球、足球、网球、高尔夫等。


在跑步领域,耐克推出了如Air Zoom Pegasus、Vaporfly等多款经典跑鞋,在篮球领域,Air Jordan系列无疑是耐克的标志性产品。除了Air Jordan系列,耐克的Kobe Bryant系列、LeBron James系列等也分别针对不同风格与需求的篮球运动员与爱好者,在篮球鞋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耐克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时尚化设计,耐克打造出了差异化显著的品牌与产品矩阵。


壁垒二:全产业链协同增效

在体育产业这一高度竞争且专业细分的领域中,耐克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增效模式,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直至销售终端的高效运作与价值最大化,打造了强大的竞争壁垒。耐克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与全球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高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例如,在高性能运动鞋所需的橡胶、纤维材料采购中,耐克与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的顶级橡胶种植园及先进纤维材料制造商合作,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与认证体系,筛选出符合其高标准要求的原材料供应商。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在全球范围内汇聚了众多顶尖的材料科学家、运动生物力学专家、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


在生产制造环节,虽然耐克自身并不直接拥有大量生产工厂,但通过与全球各地的优质代工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了高效的生产组织与质量控制。在物流配送环节,在全球主要市场地区建立了大型物流中心与配送枢纽,通过与专业物流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实现了产品的快速仓储、分拣、运输与配送。


在销售终端环节,耐克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布局,实现了对全球市场的广泛覆盖与深度渗透。其既拥有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品牌专卖店、工厂店等线下实体销售渠道,又大力发展官方电商平台、线上运动社区等线上销售与营销渠道。通过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协同与高效运作,耐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成本的有效控制与价值的最大化创造,构建了一条高效、灵活且可持续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为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保障。


壁垒三:文化、管理与创新驱动

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体育商业世界中,耐克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卓越的管理模式与持续的创新精神起到了关键的驱动作用。


耐克的企业文化中,有两个核心元素尤为突出:一是对运动精神的极致追求与传播;二是对创新与卓越的不懈坚持。耐克将运动精神深深融入品牌灵魂,通过“Just Do It”这一标志性的品牌口号,激励全球消费者勇敢地投身运动,挑战自我极限。


在对创新与卓越的追求方面,耐克堪称行业典范。他们在材料科学、生物力学、工业设计、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与创新实践。例如,耐克在运动鞋中底技术的创新历程中,从最初的Air Max气垫技术,到后来的Zoom Air、React泡棉等一系列创新中底材料的研发应用。


壁垒四:资本助力下的战略扩张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资本运作与战略扩张是企业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与全球市场布局的重要手段。自创立以来,耐克凭借其在运动产品市场的卓越表现与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与支持。在战略并购与投资方面,耐克展现出了精准的战略眼光与果断的决策魄力。


例如,在运动科技领域,耐克通过收购多家具有创新性技术的初创企业,快速整合先进技术资源,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在运动品牌与时尚领域,耐克积极开展战略并购与合作投资,拓展品牌矩阵与时尚影响力。通过收购一些具有独特品牌定位与时尚设计风格的运动品牌,如匡威(Converse)与范斯(Vans)等,耐克丰富了自身的品牌产品线,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与市场细分领域。


01
谁能成为下一个耐克?

从主营产品、品牌定位、业务模式及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耐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企业,专注于运动服饰、运动鞋履及运动配件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并不直接参与原材料生产与体育赛事运营,所以中国的纺织原料制造企业、普通体育赛事承办商等并非其主要对标类型。


中国的运动相关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综合运动品牌:如安踏、李宁等。安踏在2023年营收超500亿元,通过多品牌战略布局,旗下拥有安踏、斐乐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覆盖跑步、篮球、足球等众多运动项目。李宁则凭借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与时尚设计融合,品牌形象鲜明,在运动时尚领域颇具影响力。


2、专业运动品牌:例如特步专注于跑步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专业跑鞋及跑步装备,在马拉松赛事等跑步相关活动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361度在多个运动项目上都有专业产品布局,其营收也在持续增长并在行业内保持一定竞争力。


运动零售企业

1、连锁运动零售商:像滔搏运动,在全国拥有众多门店,代理销售多个国际国内知名运动品牌,通过整合品牌资源、优化店铺布局与提升购物体验


2、电商运动平台:京东运动、淘宝运动等电商平台的运动品类板块,借助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海量运动产品选择,销售额逐年攀升运动科技企业


1、运动健康监测企业:以华为运动健康为代表,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开发出一系列智能穿戴设备及运动健康监测软件,在智能运动设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引领运动健康监测领域的技术发展潮流。


2、运动社交平台企业:例如Keep,打造了集运动课程教学、运动社区互动、运动装备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上运动课程吸引了海量用户,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增强了平台粘性。那么,谁有机会成为中国的耐克呢?主要可从以下两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


品牌与市场战略

1、品牌影响力塑造:耐克之所以能成为全球运动品牌巨头,其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功不可没。在中国,李宁等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品牌文化基因,通过持续创新的品牌营销活动,不断强化品牌在体育领域的专业形象与影响力,在国内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效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2、市场细分与多元化拓展:特步在跑步市场已积累了一定优势,同时向其他运动项目如健身、户外等领域延伸,实现品牌的多元化发展。361度则可在现有运动项目产品布局基础上,加强对女性运动市场,扩大品牌的市场覆盖范围与用户群体。二、创新与供应链管理1、产品创新驱动:中国运动企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如安踏的氮科技中底材料创新,李宁的䨻科技在材料科学与工艺上取得突破。持续加大在运动科技研发、功能性材料创新、时尚设计融合等方面的投入,是中国运动企业迈向耐克式成功的关键路径之一。


供应链优化整合:耐克构建了全球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质量稳定与成本控制。中国的运动装备制造企业如华利集团、申洲国际等在供应链管理上已具备一定优势,但运动品牌企业整体仍需进一步加强供应链整合。


当然,中美运动市场存在诸多差异。中国运动企业不能简单复制耐克的模式,而应结合中国市场的独特特点与自身优势,制定适合本土市场的发展战略。但从中国运动产业的规模增长趋势、消费升级需求以及运动文化的逐步兴起等方面来看,未来的市场无疑孕育着诞生类似耐克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运动品牌企业的巨大潜力。


文章来源于:商品管理研究院,作者:商品管理研究院,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联系出处。如对内容有异议或意见,请联系我们:outdoormedia@thinkpark.com.cn
点赞
收藏
评论
评论
最新评论
Copyright ©GOIF户外创新 京ICP备120134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938号